尊龙人生就是搏网址

你的位置:尊龙人生就是搏网址 > 新闻动态 >

武则天将建立大唐的秦、罗、薛、徐四家族灭门,为何不动程咬金?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8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88

武则天将建立大唐的秦、罗、薛、徐四家族灭门,为何不动程咬金

说起开国功臣,许多都免不了“狡兔死,走狗烹”的结局。要么是帝王猜忌,怀疑臣下“功高震主”,欲除之而后快。要么是臣下居功自傲,有谋反之心,最终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。要么是双方利益有根本冲突,无法并存。

开国功臣的处境,可谓荣耀与祸患并存,稍不留神就可能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局。武则天手段狠辣,大唐的不少开国功臣被贬、被杀或灭门,为何却大发慈悲地放过了程咬金的家族呢?

(很多开国功臣的结局是这四个字)

一、程咬金其人,有“两副面孔”

提起程咬金这个人,大众首先想到的或许是蛮力有余、智谋不足、鲁莽率直的大汉形象,是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”这句俗语,又或许是武艺只有“三板斧”、遇事全靠运气来逢凶化吉的“福将”称号。

总之,程咬金在历史中仿佛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“喜剧人”角色。实际上,这都是明清小说对程咬金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。

(2001年电视剧,郭冬临版程咬金)

真实的程咬金,智勇双全,有足够的实力,是名副其实的唐朝建国功臣、一代名将。

程咬金,山东人,是北齐的世家大族之后,家学渊源不浅。他祖上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程昱。太爷爷程兴担任过兖州司马(一作兖州别驾),爷爷程哲担任过晋州司马,爸爸程玉(一作程娄)则担任过济州大中正(一作济州大都督)。

(程咬金家族谱系图)

隋朝末年,随着程咬金的父亲去世,程家家道中落。程家断了经济来源,程咬金和母亲二人只好在村里做小生意。程咬金却忘不了祖辈作为武官保家卫国的职责,聚集了村里的几百人,“共保乡里,以备他盗”。

后来,程咬金先是投奔李密,成为瓦岗军的内军骠骑,统领四骠骑,勇猛反隋。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,他走投无路时暂且跟随了王世充。不到半年时间,他和秦琼就都发现王世充难堪大任,不肯与之为伍,双双投奔唐军,效力于秦王李世民。

(唐太宗李世民画像)

程咬金被授予左三统军,追随李世民出征,平定刘武周,大败宋金刚,击败窦建德,战功赫赫。程咬金多次受封,终于重振家门。当官之后便改名为程知节。

二、以长孙家为靶子,是历史遗留问题

贞观十七年(643年),唐太宗下令将24位功臣画于凌烟阁。

这一大批元老重臣,其中有不少是关陇士族出身的军事贵族。排在凌烟阁功臣第一位、又是国舅的长孙无忌,正是关陇士族集团的代表人物。

(长孙无忌画像)

关陇士族集团,盘踞中央,对皇权的威胁极大。大分裂从魏晋年间开始,一直延续四百多年,使关陇、山东、江左、代北等强大的士族集团得以形成。士族势力把持朝政,垄断仕途,从而令皇帝忌惮。

长孙无忌,在唐太宗时期安然无恙。哪怕唐太宗在贞观十二年(638年)推出《氏族志》以加强皇权,将皇族、外戚、山东大族崔氏分列为一、二、三等,以此打击了部分山东士族,长孙无忌依然身份尊贵,不受影响。

(程知节画像)

但唐太宗死后,武则天实际掌权时间有四十多年,从辅佐唐高宗李治开始,从皇后、皇太后一步步走到皇位。武则天统治前期,长孙家是她的主要对手,其他家族,包括刚刚重振的程咬金家族都暂时无暇顾及。

武则天先是支持唐高宗进一步把《氏族志》改为《姓氏录》,并且堂而皇之地要求“以后族为第一等”,贬逐长孙无忌、褚遂良等。

势力强大本身不是原罪,只要他们支持武则天,也不会遭到贬逐或诛杀。长孙无忌、褚遂良等遭到严重打击,主要还是因为立场问题。

(武则天画像)

三、反对派吸引炮火,中立派得以幸存

唐高宗打算废除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时,宣长孙无忌、李勣等人入内殿,褚遂良闯入,冒死进谏。

门第显赫的褚遂良看不起出身微贱的武则天,对唐高宗说:“陛下必欲易皇后,伏请妙择天下令族,何必武氏!”并且直指武则天侍奉过先帝,他愿意还笏归田,也要请皇上放弃立武氏。

唐高宗大怒,武则天在帘中对李治说:“何不扑杀此獠!”虽然诛杀行动当时被长孙无忌劝止了,但褚遂良后来还是被贬逐为潭州都督。

(褚遂良的书法)

武则天为打击这些重臣,重用酷吏,奖励告发之人。反对武则天封后、擅权的长孙无忌,就被许敬宗诬陷谋反,因此被唐高宗不问缘由地削去官爵,流放黔州。流放途中被逼迫,最后自缢而死。

相反,在立后问题上保持中立,没有持反对态度的李勣、程咬金便得以保全自身。

不同于褚遂良、长孙无忌的抵死反对,唐高宗问到李勣的时候,他和稀泥地说“此陛下家事,何必要问外人”。

(李勣画像)

李勣一族即徐家。李勣原名徐世勣,字懋功,618年归唐后被唐高祖李渊赐以皇姓“李”,后来为了避李世民讳,单名“勣”。李勣本人历高祖、太宗、高宗三代皇帝而荣宠不衰,官居光禄大夫、兵部尚书、英国公。669年寿终正寝,下葬时得赐陪葬唐太宗昭陵。

如果不是孙子徐敬业起兵谋反,反对武则天称帝,徐家也算能明哲保身。

就在李勣去世15年后的684年,他的孙子徐敬业发动“扬州事变”,还发表由骆宾王代为起草的《讨武氏檄》大骂武则天。武则天自然不会放过,下令将李勣掘墓曝尸,削去一门官爵,收回皇姓,徐家自此没落。

(李勣墓碑和山形冢)

直到唐中宗李显即位,认为子孙犯错罪不及祖宗,才帮李勣恢复所有爵位,修复坟茔。

程咬金同样没有公开反对过武则天,并且从前在李治继位之时就有从龙之功。他从翠微宫奉命统领飞骑,护送当时的太子李治回长安,护卫太子登基。

如果没有孙子对武则天的反对,程咬金或许也能将明哲保身、中庸之道贯彻得更好。毕竟程咬金死后,唐高宗也让其陪葬于唐太宗的昭陵。

(如今的唐昭陵)

四、主要矛盾解决后,程咬金真的安全吗?

程咬金的家族,能够维持安宁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孙家族以及其他反对派家族制造了主要矛盾,吸引了武则天的大部分注意力。

当关陇士族集团退出历史舞台,武则天坐稳帝位后,程咬金是否真的安全呢?

一方面,程咬金有一定实力,能让武则天在没有余力应付的时候放弃清算他。程咬金官拜左领军大将军、卢国公,身居高位。他所娶的第二任夫人又是清河崔氏女,能巩固家族势力。次子程处亮娶了唐太宗的女儿清河公主,与唐太宗成为亲戚,这些都为家族增加了一些自保筹码,但也暗藏树大招风的隐患。

(姜武版程咬金与妻子)

另一方面,程咬金的孙子程伯献也曾极力反对武则天称帝,这一点不可能不令武则天介怀。

因此,程咬金在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倒台后,处境便显露出艰难。程咬金此后就一直被闲置了12年,还在68岁高龄的时候被安排领兵西征贺鲁,由王文度作为军队副总管。

王文度称自己有陛下密诏,负责监督全军不得急躁冒进。程咬金深知不能违抗皇命,不得不听从王文度的意见,在贺鲁投降时仍屠害了数千百姓,最终被牵连免官。

后来,程咬金被重新起用为岐州刺史,但程家的辉煌已不比从前了。程咬金意识到了危险,躲在家中,才没有被武则天继续清算,得以安度晚年。

(古代军队杀害百姓的画面)